“只恐云深不知处”的出处是哪里

文 / admin
2024-07-07 评论 ()

“只恐云深不知处”源自宋代释文珦所作的《送僧归庐山》。

“只恐云深不知处”全诗

《送僧归庐山》

宋代 释文珦

上人家居庐山阴,木皮作衣云作心。

独带铁锡来寻参,禅中悟得唐人吟。

秋高忽思归山住,旧结茅茨连古树。

他年我欲寻君去,只恐云深不知处。

《送僧归庐山》释文珦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送僧归庐山》乃是宋代释文珦所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便是此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与赏析:

中文译文:

僧侣归往庐山阴,

木皮制衣云为心。

携着铁锡踏旅程,

禅中领会唐人吟。

秋高忽念山中住,

旧友聚于古茅舍。

他年我欲寻你去,

唯恐云深难觅处。

诗意:

此诗词勾勒了一位僧侣离开庐山的画面。诗人把庐山的阴暗作为背景,呈现出僧侣内心的虔诚以及超脱尘世的姿态。僧侣所穿的衣衫由木皮制成,象征着朴素与简约的生活方式,而他的内心则似浮云般轻盈自在。在禅修的启发下,僧侣于旅途之中体悟到了唐代诗人吟咏之妙处。当秋意渐浓时,诗人追忆起山中的居住时光,回想起与旧友在古老茅舍相聚的日子。最终,诗人表示期望在未来能够再次相聚,却又担忧云雾的遮蔽让人无法找到彼此。

赏析:

《送僧归庐山》借助简洁且极具意境的言辞描绘了僧侣离开庐山的场景,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庐山的怀恋以及对友情的重视。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,通过庐山的阴暗与木皮制作的衣裳、云的形象,凸显了僧侣超脱尘世的心灵以及质朴的生活态度。诗人还经由禅修的启迪,展现出唐人吟咏的美妙,诠释了禅修对人心境界的升华。在描述山中居住与友人相聚的时光时,诗人巧用古老的茅舍与连绵的古树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悠然和深厚的人文氛围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,然而同时也暗示了时间与空间的不确定性,让整首诗词更具深刻内涵。

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、意象的运用和对比手法的精妙施展,展示了僧侣的超脱以及内心世界的美好。同时,诗人借助山水之间的情感交流,抒发了对友情和相聚的珍视之情。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、沉思和思乡之感,引发读者对于人生、自然和友情的思索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