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文言文翻译

文 / admin
2024-07-14 评论 ()

《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》的文言文翻译如下:孔融在十岁的时候,跟随父亲前往洛阳。那时,李膺声名远扬,担任着司隶校尉一职。前往他家拜访的人,都是才智卓越、声名远播之人以及自家的亲戚,才会被通报。

1. 孔融来到他家门前,对看门的官吏说道:“我是李膺的亲戚。”

2. 通报之后,便上前坐下。

3. 李膺问道:“您与我有何亲戚关系?”孔融回答说:“昔日我的祖先孔子曾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,所以我和您世代交好。”

4. 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无不对他的这番话感到惊奇。

5.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,旁人把孔融说的话告知于他,陈韪说:“小时候聪慧,长大了未必才华出众。”

6. 孔融说:“我猜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。”

7. 陈韪听后感到十分窘迫。

8. 原文:孔文举年十岁,随父到洛。

9. 时李元礼有盛名,为司隶校尉。

10. 诣门者,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,乃通。

11. 文举至门,谓吏曰:“我是李府君亲。”

12. 既通,前坐。

13. 元礼问曰:“君与仆有何亲?”对曰:“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,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。

14.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。

15.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,人以其语语之,韪曰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”

16. 文举曰:“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。”

17. 韪大踧踖。

18. 《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》出自南朝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·言语第二》,此文记叙了孔融幼时的一件趣事,生动展现了孔融的早慧、机敏与博学,读来令人不禁击节称赞,兴味盎然。

19. 典故:东汉时期,北海之地出了一位博学之士,名叫孔融,字文举,乃是孔子的二十世孙。

20. 他自幼聪慧,尤其擅长言辞,小小年纪,便已在社会上享有盛誉。

21. 他十岁时,随父亲来到洛阳(今河南洛阳县,东汉的都城)。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,是声名卓著的李元礼,由于李氏声名显赫,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之人,除了他的亲戚,其余皆是当时的才俊名士。

22. 倘若不是名人来访,守门之人照例不会通报。

23. 年仅十岁的孔融,却大胆地前去拜访这位太守。

24. 他到府门前,对守门人说:“我是李太守的亲戚,烦请通报一声。”

25. 守门人通报后,李太守接见了他。

26. 李元礼问他:“请问你和我有何亲戚关系?”孔融回答道:“从前我的祖先仲尼(即孔子)和您家的祖先伯阳(指老子,老子姓李名耳,字伯阳)是师生关系(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),那么,我和您必定也是世代的交情呀!”当时有众多宾客在座,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番话都感到十分惊奇。

27. 其中有一位中大夫陈韪,恰好后到,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知他后,他不假思索地说道:“小时候聪明,长大了未必有才华。”

28. 聪慧的孔融立即反驳道:“我想陈大夫小时候,一定是很聪明的。”

29. 陈韪被孔融一句话难住,半天说不出话来(见《世说新语》)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