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翻译

文 / admin
2024-07-14 评论 ()

至于“颠覆,理固宜然”,其翻译为:到了覆灭的地步,道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。此句出自宋代苏洵的《六国论》。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且有力,议论性的语句简洁有力,叙述性的句子生动且感人。然而,作者的本意并非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缘由,而是旨在引出历史的教训,讽谏北宋王朝摒弃妥协苟安的政策,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。

1. 全文译文:六国的灭亡,并非(因为他们的)武器不够锋利,战斗打得不好,其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。

2. 拿土地贿赂秦国损耗了自己的力量,(这)就是灭亡的原因。

3. 有人问道:六国相继灭亡,难道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?(回答)说: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。

4. 原因在于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,无法独自保全。

5. 所以说:弊病在于贿赂秦国。

6. “秦国除了通过战争夺取土地之外,(还能)(因为诸侯的贿赂),小的收获邑镇,大的获得城池。

7. 对比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获取的土地,(前者)实际上多达百倍。

8. 六国诸侯(贿赂秦国)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损失的土地相比,实际上也要多出百倍。

9. 那么秦国最渴望的,与六国诸侯最担忧的,原本就不在于战争。

10. 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,顶着寒霜雨露,披荆斩棘,才获得了极少的土地。

11.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十分珍惜,全部拿来送给别人,就如同丢弃小草一样毫不吝惜。

12. 今天割让五座城,明天割让十座城,这样才能睡一个安稳觉。

13. 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,秦国的军队又到了。

14. 既然如此,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,强横的秦国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,(诸侯)送给他的越多,他侵犯就越急切。

15. 所以无需战争,谁强谁弱,谁胜谁负就已经确定了。

16. 到了覆灭的地步,道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。

17. 古人说:用土地侍奉秦国,就好像抱着柴草去救火,柴草不烧完,火就不会熄灭。

19.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,(可是)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,为什么呢?(是因为齐国)跟秦国交好却不帮助其他五国。

20. 五国已经灭亡了,齐国也就无法幸免了。

21.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,起初有着长远的谋略,能够守护他们的国土,坚守正义,不贿赂秦国。

22. 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,却在后来才灭亡,这就是用兵抵抗秦国的效果。

23.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,这才招致了(灭亡的)祸患。

24.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,输了两次,胜了三次。

25.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。

26. (赵国大将)李牧接连击退秦国的进攻。

27. 等到李牧因被诬陷而被杀害,(赵国都城)邯郸变成(秦国的一个)郡,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却没能坚持到底。

28.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即将把其他国家消灭干净的时候,可以说是智谋用尽,国势孤立危急,战败而亡国,确实是迫不得已的事。

29. 假使韩、魏、楚三国都珍惜他们的国土,齐国不依附秦国。

30. (燕国的)刺客不去(刺秦王)(赵国的)良将李牧还活着,那么胜败的命运,存亡的定数,如果与秦国相比较,也许还不容易判断(出高低来)呢。

31. 唉!(如果六国诸侯)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天下的谋臣,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待天下的奇才,齐心协力地向西(对抗秦国),那么,我恐怕秦国人连饭都咽不下去。

32. 真可悲啊!有这样有利的形势,却被秦国长期积累的威势所胁迫,天天割地,月月割地,以至于走向灭亡。

33.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长期积累的威势所胁迫啊!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,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,却仍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。

34. 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,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,这就比不上六国了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