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的意思是什么

文 / admin
2024-09-18 评论 ()

动之以情
拼音:dòng zhī yǐ qíng
释义:用感情来打动他人的心。

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,动之以情,一个只是不肯松口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常与“晓之以理”连用。

晓之以理
孔子在《论语》中说:全句如下:诱之以利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胁之以威,授之以渔,绳之以法,导之以行,勉之以恒,持之以恒,学之以恒,行之以德,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
解释:讲道理使他明白。“晓”:是使动用法,是“使其知晓”的意思。以理晓之,以情动之,用道理使他“晓之”,用充满感情的方式使他“动之”(感动)。

贾庆成《说说“晓之以理”》:“晓之以理”,是一种教诲人的方式。当前的学生,思想活跃,自我意识强但心理脆弱,单靠强化管理、严厉责训,常常难以取得理想效果。如果采用“晓之以理”的教育方式,才能解除他们的困惑,通达他们的内心,匡正他们的道路,改善他们的行为。

“晓之以理”,是一项理性的教导工作。施教者首先要保持理智和清醒,做到察人知情,循理行术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倾向的基础上,查明实情,探究症结,辨别是非,明确曲直,从而把握施教论理的准确性、客观性和深入性,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与疏导工作,使“晓之以理”能够达到迎刃而解的效果。

“晓之以理”的关键在于“说理”“明道”,做到理透解惑、道彰傅人,从而实现启锁开心、教诲育人的目的。为此,施教者要在政治和品德上不断自我修炼,既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,又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,才能在施教中高瞻远瞩,让受教者信任、服从、明白、愉悦,“晓之以理”自然会水到渠成。

实施“晓之以理”,应灵活多变,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、思想、性格和处境,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。或疏通诱导,或直言理论;或感性启迪,或理性证辨;或委婉劝谏,或坦率陈述。不拘一格,灵活多样。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,都要注重论理的艺术,使其不温不火,不疾不徐,如春风化雨,冰雪消融。

晓之以理,应以爱心为本。为师者,须有慈爱之心,帮扶之意,才能使“晓之以理”持久有效。尤其是对后进生,更应倍加爱护,关怀备至,在进行“晓之以理”的教育时,赋予深厚的爱和纯真的情,让学生在教诲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,从而使心头的疑惑、偏见随之消散。应当看到,当前有的教师,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有时缺乏耐心和信心,要么心情急躁,要么态度粗暴,要么听之任之,甚至把个性强、不易教诲的学生视为不可教化的顽石,从而放弃。究其原因,大概是缺乏爱心所致。如此心态,怎能做到晓之以理?

“晓之以理”,虽是一种育人方式,但其蕴含的学问众多,应当予以重视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