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深时见鹿出自哪首诗

文 / admin
2024-09-18 评论 ()

“林深时见鹿”这句诗源自李白的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中的“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”。在网络世界中,它广为流传,成为无数失意之人用以抒发内心忧愁与哀伤的寄托。此诗乃是李白二十岁之前的作品,其风格清新明丽,满溢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与不懈的探索精神。

树深时见鹿原文

访戴天山道士不遇

【唐】李白

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

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

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

无人知所去,愁倚两三松。

树深时见鹿译文

在隐隐的犬吠声与淙淙的流水声交织中,桃花繁盛且带着点点露水。树林深处,野鹿时隐时现,正午时分来到溪边,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。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,飞瀑高悬在碧绿的山峰之上。无人知晓道士的去向,只能依靠几棵古松,排解愁绪。

树深时见鹿注释

戴天山:位于四川江油市北五十里,青年时期的李白曾在山中的大明寺读书。

不遇:没有遇到。

吠:狗叫。

带露浓:挂满了露珠。

树深:树丛深处。

青霭:青色的云气。

倚:靠。

树深时见鹿赏析

全诗共八句,前六句写“访”的过程,着重写景,景色优美动人;末两句写“不遇”,重在抒情,情感委婉曲折。

“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”首联意为,隐隐传来的犬吠声夹杂在潺潺的流水声中,桃花带着浓重的露水。

诗的起始两句呈现出一派桃源般的景象。首句描绘所闻,泉水潺潺流淌,犬吠隐隐传来;次句展现所见,桃花带着露水,鲜艳夺目。诗人沿着溪流前行,穿过树林进入山中。这是入山的第一段路程。宜人的景色,使人陶醉留恋,也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在此,如同身处世外桃源,超凡脱俗。第二句中“带露浓”三字,不仅为桃花增添了色彩,还点明了入山的时间是早晨,与下一联中的“溪午”相互映照。

“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”颔联意思是,在树林深处,时常能看到麋鹿出没。正午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。

颔联描述的是诗人进山的第二段路程。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,常常能看到出没的麋鹿;树林幽深道路漫长,到达溪边时已到正午,本是道院敲钟之时,却听不到钟声。这两句极力描写了山中的幽静,暗示道士已经外出。鹿喜安静,常在林木深处活动。既然时常能看到鹿,可见此处的幽静。正午时分,钟声杳然,唯有溪流声清晰可闻,更凸显出周围的宁静。清幽的环境,本就是方外的特色,与首联所描绘的桃源景象恰好相承接。这两句景语也含蓄地叙述了事情:以“时见鹿”反衬“不见人”;以“不闻钟”暗示道院无人。

“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”颈联是说,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,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。

颈联描写的是诗人进山的第三段路程。从上一联“不闻钟”,可以推测诗人距离道院还有一段距离。这一联写到达道院前看到的情景——道士不在,只见融入清苍山色的绿竹与挂在碧峰上的飞瀑。诗人用笔巧妙且细腻:“野竹分青霭”中的“分”字,用于描绘野竹、青霭两种相近的色调融合成一片绿色;“飞泉挂碧峰”中的“挂”字,显示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互映衬,饶有趣味。显然由于道士不在,诗人百无聊赖,才四处张望,仔细品味眼前的景色。所以,这两句写景,既能看出道院这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,又能体会到诗人造访未遇,怅然若失的心情。

“无人知所去,愁倚两三松。”尾联是说,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,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棵古松发愁。

结尾两句,诗人通过询问的方式,从侧面表现出“不遇”的惆怅,用笔稍显迂回,感情也随之流转,绵延不绝。

此作品的构思并不繁杂,它所写的诗人的所见所闻,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。全诗词句平实质朴自然,纯粹运用白描手法,景色优美,情意深沉。当然,这并非意味着李白这首诗已臻完美。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他后期较为成熟的诗作,都写得极为洒脱、酣畅、飘逸、雄浑,字里行间充满着豪迈之气。而他的这首诗,在这些方面的特点尚不明显,不够浓郁。这表明此作仍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。

树深时见鹿创作背景

依据清代黄锡珪的《李太白年谱》,李白在十八、九岁时,曾隐居在大匡山(戴天山)大明寺中读书,此诗应当是这一时期所作。

树深时见鹿作者简介

李白(701 年-762 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赞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。为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(即“小李杜”)区分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为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的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他为人爽朗大方,喜爱饮酒作诗,乐于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的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多在醉酒时创作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明堂赋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众多篇章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