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马说原文以及翻译是什么

文 / admin
2024-09-18 评论 ()

《马说》原文

世有伯乐,而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见,然伯乐罕有。故而虽有名马,仅屈于奴仆之手,骈亡于槽枥之中,不以千里之名而称也。

马之可日行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养马之人,不知其能行千里而食之。此马也,虽具千里之能,然食不饱,力亏缺,其才美不得外现,且欲与常马等同亦不可得,安能求其行千里乎?

鞭策之不以其道,饲养之不能尽其才,鸣叫之而不能通其心意,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呜呼!其果真无马邪?其实真不知马也。

《马说》翻译

世间先存伯乐,而后才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存,可伯乐并非时常有。因而即便有名贵之马,也只能在仆役手中受辱,与普通马匹一同死在马厩内,无法以千里马之名著称。

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马,一顿有时可吃光一石粮食。喂马之人不知千里马之食量而喂养。这匹千里马,虽具日行千里之能力,却食不饱,力不足,其优良才能无法展现,想要与一般的马相同尚且无法做到,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?

鞭策它,却不依循正确之法,喂养它,又不足以让它充分施展自身才能,它嘶鸣时,又不能理解其含义,反而手持鞭子走到它面前,说:“天下没有千里马!”唉!难道当真没有千里马吗?恐怕是他们确实不认识千里马吧!

《马说》赏析

此篇寓言性质的短论就世上是否存在千里马这一问题反复论证,归结为并非没有千里马,而是缺少知晓马的伯乐,从而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、埋没人才的现象予以有力的揭露,抒发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悲愤。此文通篇借物寓意,借伯乐相马的故事,运用比喻,委婉地阐明道理,构思精巧,形象生动。全文语言简练,长短句相间,语气包含陈述、疑问、感叹,行文富有变化,达成了说理深刻、论证有力的效果。

《马说》作者介绍

韩愈(768—824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。自称郡望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贞元八年(792)进士。曾担任国子博士、刑部侍郎等职务,因谏阻宪宗迎奉佛骨,被贬为潮州刺史。后官至吏部侍郎。逝世后谥号“文”。倡导古文运动,其散文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。其诗作力求新奇,有时趋于险怪,对宋诗影响颇大。著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
推荐阅读: